中国会计报走进安徽阜阳
发布时间:2013/9/26 8:54:15
《中国会计报》2013年9月13日第247期第四版地方传真 基层会计管理纵深行[地方经验]
把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编者按:从重管理向强服务转变。这是记者在安徽省阜阳市财政局、阜阳市颍州区财政局和颍州区颍西街道财政所三级财政部门听到的一致声音。近年来,安徽省从省财政厅会计处到乡镇(街道)财政所各级财政部门抓基础、重规范,将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会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树立了会计管理队伍的新形象。
安徽阜阳:以服务促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本报记者 韩福恒
在新形势下,会计管理工作如何转变思路?作为拥有2万多会计从业人员的安徽人口大市,阜阳市财政局局长虞建斌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变管理为服务、以服务促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就是阜阳的发展路径。
三项举措明确服务思路
阜阳市财政局副局长侯永贵对记者表示,今年5月份,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实现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阜阳市财政局专门成立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下一步将根据《指导意见》,制定《阜阳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今年6月20日,阜阳财政局召开了全市会计管理工作座谈会,大家围绕会计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会计政策、制度,对目前会计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度的接轨,必然带来各领域和各行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提高水平尤为重要。因此,《指导意见》具有很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侯永贵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工作的服务作用,财政局自我加压,提出三项具体措施。
第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2项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事项,坚持从会计管理的基层工作抓起,逐步使全市会计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打造一支能战斗的会计队伍。
第二,从7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全市会计管理部门将利用5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市会计人员信息普查和建立会计人员信息数据库,为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第三,积极筹备成立“阜阳市会计学会”,利用“学会”的平台,做好会计人员信息库的建立,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经验交流,多种形式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
服务就是渴时送水
“服务”是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刘春林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要想做好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别人渴的时候送上一杯水。”他就任会计科科长后就提出了“为会计人员服务、提高会计人员服务水平”这一工作新思路。
刘春林表示,今年以来,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在安徽省财政厅会计处的指导下,围绕全市财政的中心工作,以推动准则制度贯彻实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加强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以科室内部制度建设为己任,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以成立“阜阳市会计学会”为突破口,全力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借助会计学会的平台,在巩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服务的基础上,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延伸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服务。”刘春林称。
为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主动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的宣传贯彻,向小企业发放政策解读手册,市财政局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当地报刊上开辟“阜阳市财政局《小企业会计准则》政策解读专栏”,同时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阜阳财政局网、阜阳会计网、阜阳财政信息等及时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
刘春林透露,为了把会计准则、制度落到实处,2013年会计科还将以继续教育培训为手段,准则、制度为培训内容,真正让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了解准则、制度的内涵,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对比,以便更真实地反映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的信息质量。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开展得有条不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培训未雨绸缪。“为了确保2014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在阜阳市的顺利实施,我们正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内控备课,准备9月份按单位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刘春林告诉记者,这是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下半年重点要做好的另一项服务工作。
阜阳市颍州区:以展评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本报记者 韩福恒
规定工作力求精细、自选工作力求创新。这是阜阳市颍州区开展的会计业务展评力求达到的目标。
通过展评找出短板
“我们举全区之力开展会计业务展评,就是要把会计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中。”阜阳市颍州区财政局副局长应坤告诉记者,近年来,颍州区财政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总体来说规范有序、稳中有升,各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内设科室都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更趋规范。如九龙财政所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国库支付中心制订了会计人员轮岗管理制度等。
应坤介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业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会计核算清晰准确。每年的财政同级审,区审计局都充分肯定了财政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但是颍州会计人不满足现状,希望能通过开展会计业务展评,更加清楚地看到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把业务工作做得更好。
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扣1分。收入、支出核算不规范的,扣2分。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不符的,发现一笔扣1份,扣完3分为限……记者翻阅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标准,发现评分标准分为五大项,共计82条100分。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五大方面对财政局内设股室、二级机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其中,占权重最大的考核项目是会计核算其中的三个分项: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分别占到总分值的16%、17%、14%。
谈到权重的取舍标准,颍州区财政局会计股股长于依林认为,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管理的基础,而上述三项又是会计核算的中心内容,直接决定会计水平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假。
听查评议四项考核方法
应坤表示,为做好展评工作,颍州区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刘建斌为组长的展评活动领导小组。对每册账簿的装订是否规范、总分账是否齐全,刘建斌都一一查看,亲自把关。
据于依林介绍,为规范展评工作,颍州区采取“听、查、评、议”四项考核方法。第一步,先与参评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会计人员座谈。了解单位会计人员、会计工作基本情况及单位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自查自纠。第二步,在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参评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依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制度及其他资料进行量化打分。第三步,展评组进行评议。提出考核的初步结论及意见,包括参评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情况,展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展评结论等内容。第四步,展评结束时,考核组应与被考核单位交换考核意见,展评组长、成员在展评结果上签字确认。
“我们对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逐项考核、逐项打分,评出名次。在表彰会场外设立展台,展出一等奖获得者的会计资料,供大家观摩学习。”应坤表示,通过现场观摩,让大家对照评比,心服口服。展评既肯定了成绩,又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部门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计划。“通过展评提高了颍州区财政系统全体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今后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应坤称。
颍西财政所:让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韩福恒
2013年农业保险,每亩小麦农民个人负担2.43元、财政负担9.7元;每亩玉米农民负担3元,财政负担12元……近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财政所辖区农民朋友的手机上都收到上述发自颍西财政所的服务短信。这样的一条手机短信解除了农民因旱减收的忧虑,犹如甘霖滋润了饱受旱灾影响的阜阳农民心田。
类似的服务,记者在颍西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的服务大厅的公示屏幕上还见到很多:身份证号:341202xxxxxx54,姓名:刘颖,项目金额:计划生育奖抚标准600元,所在村(组):卜子。所在乡镇:后楼东。
颍西街道财政所所长郭艳芳告诉记者,颍西所位于颍州的郊区,是一个涉农的办事处财政所,多次获得省、市、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包括计生、伤残、低保等所有财政补贴,在颍西都实行一卡通发放,并在公示屏上公布,任何人有疑问都可以随时查阅。此举既防止了有人冒领,又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千家万户。
颍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贾鹏飞对记者表示,颍西所贴心的服务来自于多年来坚持抓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郭艳芳告诉记者,为增强财政所业务的管理,颍西所针对不同岗位设立了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单位会计和涉农会计等工作职责,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在业务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管理体制,使财政业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颍西制定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凭证、账务报表及分析报告等,都严格按照财务档案管理的要求程序,进行登记存档。
一本本装订整齐的记账凭证整齐码放、总分账和明细账排列有序。记者随机抽出几本记账凭证,发现每本凭证的左上角和记账凭证正中都盖有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专用章、会计主管章和装订人章。这就是在阜阳市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中获得一等奖的颍西街道财政所的规范凭证。
据郭艳芳介绍,财政所在编人员5人。根据每人不同的业务量,不同业务种类的岗位设置,财政所制定细化了会计岗位职责,严格了操作流程,并根据个人的业务权限,确定了相应的职责。同时,根据颍州财政局的要求和所内的实际情况,颍西所先后制定了财政业务管理办法和凭证装订管理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业务流程,使业务办法程序更加安全科学,做到了相互制约,职责分明,规范了经济行为,使会计业务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颍西所,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政干部队伍,从而大大提高了业务质量。”郭艳芳表示,规范、贴心的服务为颍西所带来各项殊荣, 2010年颍西所是颍州区第一批被评为省级规范化的财政所, 2012年又在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中获得了一等奖,
把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编者按:从重管理向强服务转变。这是记者在安徽省阜阳市财政局、阜阳市颍州区财政局和颍州区颍西街道财政所三级财政部门听到的一致声音。近年来,安徽省从省财政厅会计处到乡镇(街道)财政所各级财政部门抓基础、重规范,将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会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树立了会计管理队伍的新形象。
安徽阜阳:以服务促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本报记者 韩福恒
在新形势下,会计管理工作如何转变思路?作为拥有2万多会计从业人员的安徽人口大市,阜阳市财政局局长虞建斌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变管理为服务、以服务促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就是阜阳的发展路径。
三项举措明确服务思路
阜阳市财政局副局长侯永贵对记者表示,今年5月份,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实现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阜阳市财政局专门成立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下一步将根据《指导意见》,制定《阜阳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今年6月20日,阜阳财政局召开了全市会计管理工作座谈会,大家围绕会计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会计政策、制度,对目前会计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度的接轨,必然带来各领域和各行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提高水平尤为重要。因此,《指导意见》具有很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侯永贵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工作的服务作用,财政局自我加压,提出三项具体措施。
第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2项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事项,坚持从会计管理的基层工作抓起,逐步使全市会计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打造一支能战斗的会计队伍。
第二,从7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全市会计管理部门将利用5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市会计人员信息普查和建立会计人员信息数据库,为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第三,积极筹备成立“阜阳市会计学会”,利用“学会”的平台,做好会计人员信息库的建立,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经验交流,多种形式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
服务就是渴时送水
“服务”是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刘春林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要想做好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别人渴的时候送上一杯水。”他就任会计科科长后就提出了“为会计人员服务、提高会计人员服务水平”这一工作新思路。
刘春林表示,今年以来,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在安徽省财政厅会计处的指导下,围绕全市财政的中心工作,以推动准则制度贯彻实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加强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以科室内部制度建设为己任,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以成立“阜阳市会计学会”为突破口,全力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借助会计学会的平台,在巩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服务的基础上,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延伸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服务。”刘春林称。
为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主动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的宣传贯彻,向小企业发放政策解读手册,市财政局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当地报刊上开辟“阜阳市财政局《小企业会计准则》政策解读专栏”,同时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阜阳财政局网、阜阳会计网、阜阳财政信息等及时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
刘春林透露,为了把会计准则、制度落到实处,2013年会计科还将以继续教育培训为手段,准则、制度为培训内容,真正让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了解准则、制度的内涵,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对比,以便更真实地反映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的信息质量。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开展得有条不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培训未雨绸缪。“为了确保2014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在阜阳市的顺利实施,我们正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内控备课,准备9月份按单位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刘春林告诉记者,这是阜阳市财政局会计科下半年重点要做好的另一项服务工作。
阜阳市颍州区:以展评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本报记者 韩福恒
规定工作力求精细、自选工作力求创新。这是阜阳市颍州区开展的会计业务展评力求达到的目标。
通过展评找出短板
“我们举全区之力开展会计业务展评,就是要把会计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中。”阜阳市颍州区财政局副局长应坤告诉记者,近年来,颍州区财政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总体来说规范有序、稳中有升,各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内设科室都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更趋规范。如九龙财政所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国库支付中心制订了会计人员轮岗管理制度等。
应坤介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业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会计核算清晰准确。每年的财政同级审,区审计局都充分肯定了财政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但是颍州会计人不满足现状,希望能通过开展会计业务展评,更加清楚地看到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把业务工作做得更好。
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扣1分。收入、支出核算不规范的,扣2分。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不符的,发现一笔扣1份,扣完3分为限……记者翻阅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标准,发现评分标准分为五大项,共计82条100分。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五大方面对财政局内设股室、二级机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其中,占权重最大的考核项目是会计核算其中的三个分项: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分别占到总分值的16%、17%、14%。
谈到权重的取舍标准,颍州区财政局会计股股长于依林认为,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管理的基础,而上述三项又是会计核算的中心内容,直接决定会计水平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假。
听查评议四项考核方法
应坤表示,为做好展评工作,颍州区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刘建斌为组长的展评活动领导小组。对每册账簿的装订是否规范、总分账是否齐全,刘建斌都一一查看,亲自把关。
据于依林介绍,为规范展评工作,颍州区采取“听、查、评、议”四项考核方法。第一步,先与参评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会计人员座谈。了解单位会计人员、会计工作基本情况及单位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自查自纠。第二步,在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参评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依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制度及其他资料进行量化打分。第三步,展评组进行评议。提出考核的初步结论及意见,包括参评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情况,展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展评结论等内容。第四步,展评结束时,考核组应与被考核单位交换考核意见,展评组长、成员在展评结果上签字确认。
“我们对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逐项考核、逐项打分,评出名次。在表彰会场外设立展台,展出一等奖获得者的会计资料,供大家观摩学习。”应坤表示,通过现场观摩,让大家对照评比,心服口服。展评既肯定了成绩,又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部门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计划。“通过展评提高了颍州区财政系统全体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今后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应坤称。
颍西财政所:让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韩福恒
2013年农业保险,每亩小麦农民个人负担2.43元、财政负担9.7元;每亩玉米农民负担3元,财政负担12元……近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财政所辖区农民朋友的手机上都收到上述发自颍西财政所的服务短信。这样的一条手机短信解除了农民因旱减收的忧虑,犹如甘霖滋润了饱受旱灾影响的阜阳农民心田。
类似的服务,记者在颍西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的服务大厅的公示屏幕上还见到很多:身份证号:341202xxxxxx54,姓名:刘颖,项目金额:计划生育奖抚标准600元,所在村(组):卜子。所在乡镇:后楼东。
颍西街道财政所所长郭艳芳告诉记者,颍西所位于颍州的郊区,是一个涉农的办事处财政所,多次获得省、市、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包括计生、伤残、低保等所有财政补贴,在颍西都实行一卡通发放,并在公示屏上公布,任何人有疑问都可以随时查阅。此举既防止了有人冒领,又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千家万户。
颍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贾鹏飞对记者表示,颍西所贴心的服务来自于多年来坚持抓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郭艳芳告诉记者,为增强财政所业务的管理,颍西所针对不同岗位设立了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单位会计和涉农会计等工作职责,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在业务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管理体制,使财政业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颍西制定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凭证、账务报表及分析报告等,都严格按照财务档案管理的要求程序,进行登记存档。
一本本装订整齐的记账凭证整齐码放、总分账和明细账排列有序。记者随机抽出几本记账凭证,发现每本凭证的左上角和记账凭证正中都盖有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专用章、会计主管章和装订人章。这就是在阜阳市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中获得一等奖的颍西街道财政所的规范凭证。
据郭艳芳介绍,财政所在编人员5人。根据每人不同的业务量,不同业务种类的岗位设置,财政所制定细化了会计岗位职责,严格了操作流程,并根据个人的业务权限,确定了相应的职责。同时,根据颍州财政局的要求和所内的实际情况,颍西所先后制定了财政业务管理办法和凭证装订管理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业务流程,使业务办法程序更加安全科学,做到了相互制约,职责分明,规范了经济行为,使会计业务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颍西所,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政干部队伍,从而大大提高了业务质量。”郭艳芳表示,规范、贴心的服务为颍西所带来各项殊荣, 2010年颍西所是颍州区第一批被评为省级规范化的财政所, 2012年又在颍州区财政系统会计业务展评中获得了一等奖,